[宋] 苏轼《凌虚台记》册


    嘉祐六年(1061),苏轼出仕,任凤翔签判。嘉佑八年(1063),凤翔太守陈希亮在后圃筑台,名为“凌虚”,求记苏轼,于是苏轼便作了这篇《凌虚台记》。
1.webp
2.webp
3.webp
4.webp
5.webp
6.webp
7.webp
8.webp
9.webp
10.webp
11.webp
12.webp
宋苏轼凌虚台记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釋文:
     凌虛臺記。國於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飲食與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於終南。而都邑之麗山者。莫近於扶風。以至近求最高。其勢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嘗知有山焉。雖非事之所以損益。而物理有不當然者。此凌虛之所為築也。方其未築也。太守陳公。杖屨逍遙於其下。見山之出於林木之上者纍纍。如人之旅行於墙外。而見其髻也。
    曰是必有異。使工鑿其前為方池。以其土築臺。高出於屋之危而止。然後人之至於其上者。怳然不知臺之高。而以為山之踊躍。奮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虛。以告其從事蘇軾。而求文以為記。軾復於公曰。物之廢興成毀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孤虺之所竄伏。方是時。豈知有凌虛臺耶。廢興成毀。
    相尋於無窮。則臺之復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嘗試與公登臺而望。其東則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則漢武之長楊五柞。而其北則隋之仁壽。唐之九成也。計其一時之盛。宏傑詭麗。堅固而不可動者。豈特百倍於臺而已哉。然而數世之後。欲求其髣髴。而破瓦頹垣無復存者。既已化為荊棘禾黍丘墟壠畝矣。而況於此臺歟。夫臺猶不足恃以長久。而況於人事之得喪。忽往而忽來者歟。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則過矣。蓋世有不足恃者。而不在夫臺之存亡也。既以言於公。退而為之記。
     紹聖四年三月十四日。軾在惠州書。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小藏网 XBXC.COM 重要声明
1、本站免费鉴定的结论、网友评论的文字,仅供参考。不作为最终鉴定结论、商业交易凭证、法律事务证明等。
2、本站无"在线交易"功能,凡交易类贴子,实行“线上宣传+线下交易”的模式,需要本平台提供售后质保的,请在交易前与平台客服huodiexuan联系。
6327 人阅读 · 2024-5-30 11:16 发表

使用道具 举报

评论(3)

高级模式

大旗杆

发表于 2024-12-14 2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品

寻找幸福的猪

发表于 2024-5-30 13: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征明的书法比苏东坡的,强太多了。 https://www.xbxc.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4

admin

发表于 2024-5-30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喜欢书法的朋友,将这个贴子收藏、分享!现在的互联网上,精品内容真不容易看到。
3
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