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华如梦
发表于 2022-3-11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郭沫若是一位文学家历史学家,在近代史上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当然在大家知道的,郭沫若跟鲁迅之间有矛盾,经常拆台对方,而在许多人眼中鲁迅是铁骨铮铮,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敢于用自己手中的笔去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唤醒大家沉睡的心,这是很多人喜欢鲁迅的原因。
而郭沫若先生在做人方面比较圆滑,在为人处世上面左右逢源极少得罪他人,在很多时候会把握政治风向,总是在风向改变的时候自己能很好的选择了站队,当然郭沫若先生在生活作风上面的确也存在让人不满意的地方,毕竟做为一个地位崇高的文人学术界的权威,他自己一生结婚三次两次抛妻弃子,在国内结婚后去日本留学后和一个日本女人结婚生子后回国又结婚,三次结婚不说还和许多的女性有着不明不白的关系。
恨郭沫若的不只是他的妻子还有他的子女,可见郭沫若先生在生活作风上面的确做的比较过,导致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对他的种种不满,当然这也是他别人不接受的原因之一,毕竟国人对这种生活作风糜烂的人是最讨厌和不喜欢的,做为礼仪之邦的我们其实在道德层面也是最不可以接受的就是生活作风糜烂的人,郭沫若一直被痛骂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在这里。
当然在工作上面也存在着一些过失才导致大家对他的种种不满意,特别是在发掘明帝陵的时候造成的巨大的损失,在考古方面郭沫若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也造成了许多的损失和伤害,郭沫若为了获得观看永乐大典主动申请开挖没有受到破坏的帝陵,由于保护技术不过关,导致大量的文物的破坏和损失。
而这次开挖完明帝陵后正常破坏和损失后不但没有吸取教训,还又重新申请开挖唐乾陵,为什么要挖这个帝陵,因为郭沫若发现书圣王羲之的传世真迹《兰亭集序》有可能就在这个帝陵里面,对于文学的狂热分子来说,是完全挡不住这样的诱惑的,郭沫若甚至以乾陵埋在了地震带上怕以后发生地震受到破坏应该提前炸开乾陵进行抢救性发掘为由向周总理申请发掘乾陵,最后被周总理拒绝而放弃,一直在1978年郭沫若去世前,他还一直念念不忘惦念着开挖乾陵,可见他对挖坟想获得里面的文学作品是多么的有瘾,他属于文学天才,只是他这一生在生活作风上面的确让人不敢恭维,所以留下了骂名。 |
|